普惠金融十年发展成果

2024-03-28

      金融活水润泽山乡。2013年11月,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发展普惠金融首次被正式写入党的决议之中,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之一。过去十年,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,多项指标已高于全球平均,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,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一、金融服务惠及千企万户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,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、健全金融基础设施,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、有效的金融服务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普惠金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业,强调金融服务的包容性,让金融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,小微企业、农民、城镇低收入人群、贫困人群和残疾人、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二、普惠金融十年发展历程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13年11月12日,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正式提出“发展普惠金融”,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16年初,国务院正式发布《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(2016—2020年)》,这是中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发展规划,确立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,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遵循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17年,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,建设普惠金融体系,加强对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19年,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,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、竞争力、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20年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,增强金融普惠性。2022年2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《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加快补齐县域、小微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,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、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,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23年10月,国务院发布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为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、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,明确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三、建设完善高质量保险体系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2023年10月,国务院发布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围绕建设完善高质量保险体系,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举措: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一是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。推动农业保险“扩面、增品、提标”,扩大稻谷、小麦、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。鼓励地方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,探索发展新型险种。强化科技赋能,优化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服务,发挥农业保险在防灾减灾、灾后理赔中的作用,切实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二是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。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、农民、新市民、低收入人口、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。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机制,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。支持发展面向县域居民的健康险和面向农户的意外险、定期寿险业务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三是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养老保险产品,有效对接企业(职业)年金、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参加人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者的长期领取需求。探索开发各类投保简单、交费灵活、收益稳健、收益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。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,支持保险公司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,探索实现长期护理、风险保障与机构养老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四、普惠金融十年发展硕果累累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十年来,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: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一是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。县域和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发展迅速。目前,全国银行机构网点覆盖97.9%的乡镇,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、村村有服务、家家有账户。全国乡镇基本实现保险服务全覆盖,大病保险已覆盖12.2亿城乡居民。农业保险已覆盖农林牧渔各领域,2023年1—8月,覆盖农户1.4亿户次,提供风险保障3.7万亿元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二是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持续提升。近年来小微企业、乡村振兴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呈现“增量、扩面”的态势,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。截至2023年8月末,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.7万亿元,涉农贷款余额55.0万亿元。其中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.4万亿元,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%。推出利率优惠、财政贴息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(原扶贫小额信贷),累计发放9600多亿元,支持2300多万户次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三是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满意度逐步提高。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更低。2023年前8个月,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.8%,较2017年累计下降3.1个百分点。金融科技的发展加速各类业务数字化转型,人民群众存款、取款、支付更方便、更快捷。保险机构聚焦重点群体,提供具有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和服务,更好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的风险保障需求。金融消费争议解决渠道进一步畅通,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风险防范意识逐步增强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十年来,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,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,普惠金融产品服务持续优化,服务普惠金融的信用信息体系不断完善,支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度更加健全,在服务国家战略、地方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