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四川分公司绵阳中支】以案说险:警惕保单失效风险,筑牢长期保障防线
案例回顾
消费者陈先生(化名)于2020年购买了一份终身重疾险,需每年缴纳保费1.2万元,缴费年期为20年。2022年,陈先生因工作变动暂未缴纳保费,也未关注保险公司发送的缴费提醒短信。2023年3月,陈先生确诊肺癌,申请理赔时被告知保单已因超60天宽限期未缴费而失效,无法获得任何赔付。尽管陈先生申请复效,但因确诊后健康状况不符合复效条件,最终只能退保拿回少量现金价值,面临高额医疗费用和保障缺失的双重困境。
什么是保单失效?
保单失效是指投保人未在保险合同约定的缴费期及宽限期(通常为60天)内缴纳保费,导致保险合同效力中止的状态。
失效阶段:宽限期结束后,保单进入“效力中止期”(通常为2年),期间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。中止2年后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。
保单失效的风险
1.保障中断风险:失效期间若发生保险事故(如疾病、意外),保险公司不承担任何赔付责任。
2.复效困难风险 :复效需重新健康告知,若身体状况变差(如新增疾病、体检异常),可能被拒保或加费承保。
3.重新投保风险:年龄增长可能导致新保单保费上涨,或因健康问题被拒保,保障缺口难以弥补。
如何防范保单失效?
1.保险消费者应及时关注保单缴费期及银行卡状态,确保续期保费代扣成功。
2.定期检查保单状态:每年至少核对一次保单缴费日期、银行账户余额及联系方式,及时接收保险公司提醒。
3.更新联系信息:手机号、地址变更后,及时通知保险公司,确保接收缴费提醒。
温馨提示
宽限期内保障有效,但逾期未缴仍会失效,务必按时补缴。
投保时需评估持续缴费能力,避免因冲动投保导致后续断缴。
通过保险公司APP、官网或客服热线查询保单状态,避免“保障裸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