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国华人寿山西分公司大同中支]-以案说险-警惕寿险销售中的“夸大承诺”陷阱
一、案例背景
市民王女士在某保险公司业务员推荐下,购买了一款“既能保障又能高分红”的寿险产品。业务员称该产品“每年返还高额分红,到期现金价值翻倍,还附赠全面医疗保障”,王女士基于对“高分红”的期待,未仔细阅读合同便签了字。
两年后,王女士急需用钱,想取出部分资金时却发现:所谓的“高额分红”仅为合同约定的浮动利率(2.5%),远低于业务员口头承诺的6%;提前退保不仅没有分红,保费损失近30%;而“全面医疗保障”仅包含基础意外险,与业务员描述的“住院、门诊全报销”差距极大。
二、风险提示
• 口头承诺≠合同约定:寿险产品的收益、保障范围等核心内容均以保险合同条款为准,业务员的口头承诺若无书面约定,难以作为维权依据。
• 退保可能有损失:长期寿险产品在投保初期现金价值较低,提前退保往往会损失现金价值,需谨慎决策。
• 按需选择产品:寿险的核心功能是风险保障,分红、财富管理等属于附加功能,购买时应优先考虑自身保障需求,而非盲目追求“高收益”。
三、消费建议
购买寿险时,务必仔细阅读保险合同中的“保险责任”“责任免除”“现金价值”等关键条款,对不理解的内容及时要求业务员以书面形式解释;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核实产品信息,避免被不实宣传误导;若发现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承诺、隐瞒条款等行为,保留好聊天记录、录音等证据,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维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