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山东分公司】以案说险-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陷阱,守护自身合法权益
【案例简介】
孙女士投保的重疾险因病情未达条款约定,被保险公司拒赔。对此深感不满的孙女士,误信社交平台上“专业维权,不成功不收费”的广告,主动联系了对方。自称“资深维权律师”的不法分子,以“丰富成功经验”为诱饵,承诺定能助其拿回全部保费。孙女士不仅提供了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等关键信息,签署所谓“代理维权协议”并预付30%手续费,还在对方教唆下采取无理投诉的方式强行终止了保险合同。但几年后孙女士不幸确诊重疾,因保单终止无法获赔,追悔莫及。
【非法代理维权的危害】
1、经济受损:不法分子收取高额手续费,或诱导 “退旧买新” 实施诈骗,截留资金。
2、信息泄露:维权时提供的个人敏感信息,易被转卖用于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。
3、保障丧失:退保后失去原有保障,重新投保可能面临保费上涨、拒保等问题。
4、触犯法律:受教唆伪造证据、恶意投诉,将面临法律制裁,涉嫌敲诈勒索罪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敲诈勒索罪,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、威胁或要挟的方法的方法,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由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【如何防范非法代理维权?】
1、理性评估保险需求:购买保险前,应充分了解保险产品条款、保障范围、退保规则等内容,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理性选择。通过正规渠道咨询沟通,切勿轻信网络上的不实信息。
2、警惕“全额退保”诱惑:“全额退保”承诺背后往往隐藏陷阱,遇到声称能帮退保的陌生机构或个人,务必保持警惕。可通过保险公司官网、官方客服热线核实退保政策和流程,不轻易相信非正规渠道的承诺,避免因贪小便宜而遭受更大损失。
3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:妥善保管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等个人重要信息,拒绝向不明身份的人员或机构透露敏感信息。面对可疑退保电话、短信,务必多方核实对方身份,严防信息泄露风险。
4、选择合法维权途径:若对保险产品或服务有争议,可先与保险公司协商解决;协商未果,可向当地保险行业协会申请调解,或通过监管部门的投诉渠道反映问题,运用合法合规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