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洛阳中心支公司】以案说险丨莫要轻信“代理退保”,维护财产安全权
一、案例简介
2024年客户因资金紧张需要周转,轻信自称"保险维权专家"的第三方中介蛊惑,虚构保单争议问题,致电公司柜面要求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请求,以期获得额外的利益。经公司核查,客户所述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。工作人员结合保险条款内容耐心解析,明确指出其行为可能面临的风险,最终客户终止与非法中介合作,通过正规流程完成退保。一周后客户反馈因曾向中介提供保单号、身份证等敏感信息,频繁遭遇网贷骚扰电话。公司立即启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应急预案,依据《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》第21条警示客户金融风险,通过发送保险行业协会制作的警示视频强化客户认知,并建议客户报警处理该问题。
二、案例评析
本案例暴露非法代理退保黑产通过诱导消费者、虚构事实、非法买卖、提供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牟利的犯罪链条,违反了《民法典》及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民事立法,侵犯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权。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及时给客户解释并让其与第三方斩断关系,避免财产遭受更多损失。
三、案例启示
消费者应谨记"三不原则":不轻信"全额退保"承诺,不随意委托他人代办业务,不泄露保单敏感信息。老年消费者若对保险产品有疑问,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,咨询当地保险公司客服柜面,切勿轻信网络上“代理退保”的说辞,从而落入对方圈套。保险机构应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教育宣传,筑牢金融安全防线,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和投资环境。如发现非法金融活动,可拨打投诉热线12378或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