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河南分公司】以案说险丨警惕养老骗局,守护“钱袋子”
【案例回顾】
2024年底,70岁的王阿姨接到自称“某保险公司客服”的电话,对方称她名下的保单可享受“高额分红”,但需先缴纳5000元“手续费”激活权益。王阿姨信以为真,转账后对方失联,这才发现被骗。
【诈骗套路解析】
1.冒充保险工作人员。
骗子伪造工号、保单信息,以“保单升级”“分红领取”等名义诱导转账。
2.“高收益”理财陷阱。
宣称“养老保险高额返利”“稳赚不赔”,实则非法集资。
3.“免费福利”诱导。
以“免费体检”“养老基地参观”为由骗取个人信息,后续推销虚假产品。
【防骗指南】
牢记“三不”原则
1.不轻信
保险公司不会要求客户转账至个人账户,所有费用均通过官方渠道缴纳。
2.不泄露
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号等信息,谨防信息盗用。
3.不贪利
警惕“高收益”“稳赚不赔”承诺,养老理财需通过正规机构办理。
【温馨提示】
1.接到可疑电话时,主动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核实。
2.大额保单操作前,建议与子女或信任的亲友商量。
3.若遇诈骗,立即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