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安徽分公司淮南中支】以案说险:老年人如何防范非法集资

【典型案例】


2018年某养老机构以“高额利息回报”为诱饵,吸引1300多名老人投资6500万元,最终资金链断裂,老人血本无归。这类骗局常通过虚构养老公寓、养生基地等名义,承诺高收益,甚至以“免费养老”为幌子非法吸金。


【风险提示】


一、警惕“天上掉馅饼”


所有承诺“保本高息”的投资都是陷阱。例如,宣称“投资养老项目年收益20%”或“消费返利”的,极可能是非法集资,正规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收益不会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

二、不轻信“熟人推荐”或“免费福利”


免费旅游、鸡蛋、体检等往往是骗局的“敲门砖”。曾有老人在参加“免费养生讲座”后购买高价保健品,最终陷入集资陷阱。如遇到通过传单或电话推销的投资项目,请第一时间与子女核实。


三、选择正规投资渠道


优先通过银行、证券公司等正规机构理财,避免参与未经国家批准的“私募基金”“境外投资”等项目。


四、与家人多沟通,守住“钱袋子”


子女应多关心父母的经济动向,提醒老人勿将积蓄交由陌生人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