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安徽分公司阜阳中支】7·8丨以案说险:退保误区深似海,这些“坑”千万别踩!

【案例简介】


客户李女士2022年购买了一份终身重疾险,每年缴费8000元,保额50万元。2024年她因资金周转困难想退保,却发现退保有损失,与已交保费相差甚远。李女士认为“保险公司故意克扣保费”,投诉称:“保险公司无故克扣保费,凭什么只能退这么少?”经核查,李女士从未仔细阅读保险条款,既不了解保障内容,也不清楚退保规则。


【风险提示:退保前必做的三件事】


1.算清“经济账”,避免盲目退保,查看保单“现金价值表”:确认当前退保可拿回的金额。


2.对比替代方案:若因保障不足退保,可考虑“减额交清”“保单贷款”等方式减少损失,而非直接退保。


3.厘清“权利义务”,避免条款误解。重点阅读“保险期间”“保障内容”“退保规则等内容。


【特别提醒】


若遇“代理全额退保”中介,警惕其收取高额手续费并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,建议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处理退保事宜。退保不是“后悔药”,投保时理性规划,才能避免事后被动“止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