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安徽分公司阜阳中支】以案说险:抵制非法集资 捍卫消费者财产安全权

案例简介:

在2022年,徐先生前往一家保险公司处理退保事宜。在核对了身份并查询了保单后,工作人员发现徐先生的保单刚好过了犹豫期。他们向徐先生解释,根据合同规定,此时退保只能退还现金价值。徐先生没有犹豫,决定按此方式退保。尽管工作人员试图劝阻,但徐先生坚持要退。

在办理过程中,徐先生提到他有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,回报率极高,之前投入的5万元已经连续几个月每月带来1千元的利息。他打算利用当前的高利率,将所有资金投入这个项目。工作人员立刻警觉起来,意识到徐先生可能遭遇了非法集资。他们向徐先生详细解释了非法集资的常识和特征,强调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,特别是那些承诺短期内返还高额利息的项目,很可能是诈骗。诈骗者通常会诱使消费者不断投入资金,一旦资金累积到一定程度,他们就会携款潜逃,消费者将面临损失。然而,徐先生被高额回报蒙蔽了双眼,坚信自己拥有内部消息。工作人员见劝说无效,便利用保单中存在生存金这一条款,要求被保险人必须亲自到场才能办理退保。徐先生随即联系其儿子来签字。在工作人员和儿子的共同努力下,徐先生最终同意暂时不退保。

不久后,徐先生和他的儿子特意来公司表示感谢。原来,徐先生确实遭遇了非法集资团伙,幸亏工作人员及时提醒和儿子的劝说,徐先生才没有继续投资,从而避免了可能的巨额损失,确保了他的财产安全。


案例分析:

在此案例中,顾客前往保险公司进行退保操作,柜台人员仔细核查了投保人的身份信息,确认无误后,明确告知了退保金额和退保可能带来的损失,确保了顾客的知情权。当发现顾客宁愿承受较大的退保损失也要退保,转而参与所谓的“内暮投资”时,工作人员迅速察觉到顾客可能遭遇非法集资的风险。为了保护顾客的资金安全,他们及时进行了风险提示,并提醒顾客及其家人注意,以免受骗。


风险提示:

1.作为消费者,应自觉避开非法集资的风险,不被高额利息所诱惑,不轻信那些承诺超高收益的宣传,警惕那些“保本保息”、“低投入高收益”、“高返利投资或消费”等具有误导性的广告,增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意识,选择正规和合法的投资途径。

2.顾客应积极学习金融基础知识,掌握反金融诈骗、反非法集资、反洗钱的相关知识,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在面对大额资金投资或难以辨识风险的投资方式时,应及时与家人、子女等进行沟通,避免受骗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3.在保险领域,非法集资通常以销售保险为名吸收资金、用高利息吸引消费者、伪造保险单据和印章等手段进行。其最终目的是大量吸金。因此,顾客在购买保险时,首先应核实销售人员的身份,其次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或客服热线、客服人员等途径核实所购买保险产品的真伪,最后尽量选择银行转账方式支付保费,切勿将现金交给个人或汇款至个人账户。

4.“如发现非法金融活动,可拨打投诉热线12378或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