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安徽分公司】以案说险:退保纠纷陷僵局,三方调解化矛盾
【案例简介】
李女士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购买了两份养老年金险,年缴保费分别为1万元和10万元,保险期限为终身。2024年,当她意识到这份保险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灵活,便要求全额退还11万元保费。然而,保险公司仅同意退还4万元现金价值,这让李女士十分不满。
“我本以为这是笔划算的投资,没想到这么麻烦。”李女士在电话中向调解员抱怨道。在向12378投诉无果后,她决定向金融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,希望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解决方案。
经核实,李女士2022年首次购买1万元养老年金保险,2023年在收到保险分红时,李女士认为收益不错,在保险业务员推荐下,于2023年再次购买该保险产品,年缴保费10万元。现子女发现该保险产品与存款差异较大,并不能随时提取,每年仅有养老保险金和不确定的分红,于是要求保险公司退还11万元保费。但保险公司核实投保时投保资料完整,电话回访、双录无异常,无法满足全额退保诉求。
调解中发现,李女士购买保险时已74岁,不具备持续缴费能力,考虑到她的年龄和支付能力,保险产品并不适合。面对这一困境,调解员耐心地向双方解释了保险产品的特性和相关法律法规。经过多轮协商,保险公司与李女士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,就退保金额达成了协议。
【案例启示】
在金融消费纠纷中,通过中立第三方的调解,可以有效解决双方的矛盾,实现共赢。首先,调解员详细审查了李女士的投保过程和保险公司的业务操作,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考虑。其次,调解员在了解李女士的经济状况和保险产品的特性后,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,既保护了保险公司的合法权益,也照顾到了李女士的实际困难。最终,双方在调解员的协助下,通过协商达成了一致退保金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