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安徽分公司】以案说险:警惕理财陷阱,守好养老钱袋

随着社会大众投资理财意识逐渐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各类理财产品。近年来,有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缺少防范意识、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弱点,发布各类“超高收益”“稳赚不赔”的“理财产品”消息,诱导老年人投资进而骗取财产,为不少老年消费者带来损失。


一、案例简介

王女士退休多年,退休后时间较为充裕,经常在公园晨练。某天,被熟⼈拉去参加夕阳红老年公司“推介会”,之后几天,每天去听课都有免费聚餐和礼品赠送。该公司销售人员向王女士介绍只要交费一定数额,不仅可以获得高额利息,还可以将资金存入养老账户,还能免费入住养老院,告知王女士可以和自己的老朋友们一起养老。王女士信以为真,盘算着不仅能享受养老项目,还有额外收益,便将自己的存款全部投资该项目。几个月后,王女士去“听课”时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,多年的积蓄就这样没有了,王女士一时眼前一黑。


二、案例分析

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投资理财知识的匮乏,获取市场的信息渠道狭窄的弱点设下投资理财的陷阱,通过假扮“理财师”身份、打感情牌等手段,骗取老年人信任。很多老年人刚开始都是抱着“我就拿礼品,一分钱不会掏”的侥幸心理,但最后还是被销售人员像案例说明一样深陷其中。


三、消费风险提示

对于一些以各种名义套近乎、打温情牌的人员,一定要看清其背后目的,切不可因为听了甜言蜜语而轻易交付银行账户信息或其他重要财物,最终迷失在犯罪分子营造的“温情”陷阱中,牢记世上“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当你贪图他的高利益的同时,他也在贪图你的本金。同时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,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