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华人寿安徽分公司淮南中支】风险提示: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
2025-03-17一、个人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什么?
个人信息指的是通过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,与已识别或可识别的自然人相关的各类信息,但不包括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信息。敏感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被非法使用,可能会侵犯自然人的人格尊严或对其人身、财产安全构成威胁,这类信息包括生物识别数据、特定身份信息、医疗健康记录、金融账户详情、行踪轨迹等,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。
二、个人信息泄露可能造成哪些危害?
(一)身份盗窃
不法分子可能冒用他人身份,从事各种不法活动,这不仅威胁到个人的人身安全,还可能对其财产安全造成隐患。
(二)金融诈骗
泄露的银行账户信息、信用卡详情等可能被用于未经授权的交易,给受害者带来经济损失和信用损害。
(三)电信诈骗
诈骗者通过获取受害者的联系方式,利用电话、短信或电子邮件进行针对性的诈骗活动。
(四)名誉损害
非法获取的私密照片或敏感信息一旦被公开,可能会严重损害个人的名誉和社会地位。
(五)骚扰和跟踪
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骚扰电话、垃圾邮件的增加,甚至可能使个人面临跟踪和人身安全的威胁。
三、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?
(一)谨慎分享
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敏感个人信息,如生日、家庭住址、电话号码等。
(二)单证处理
不要随意丢弃包含个人信息的交易凭条、快递单、作废的飞机票等物品。
(三)安全拦截
对于不明来源的电话、短信和链接,不接听、不回复、不点击。
(四)物理防护
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、电脑、ATM机等设备时保持警觉,防止在输入信息及密码时被窃取关键信息。
(五)及时清理
在丢弃或出售旧设备前,确保彻底清除所有个人信息。
(六)隐私设置
定期检查社交媒体和其他在线服务的隐私设置,以控制个人信息的可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