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防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

2025-11-13

尊敬的老年朋友及家属们:


近年来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、对金融知识了解不足的特点,以“养老服务”、“健康养老”、“投资养老”等名义进行虚假宣传,诱骗老年人参与所谓的“投资理财”,实质是进行非法集资活动,给众多老年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。为保护您的财产安全,守护好您的“养老钱”,特此发出以下风险提示:


一、 认清常见骗局,警惕这些“套路”


1. 以提供“养老服务”为名: 打着投资、加盟、入股养老基地、养老院、老年公寓等项目的旗号,以高额回报、提供终身养老服务或返还床位费为诱饵,引诱老年人投入资金。


2. 以投资“养老项目”为名: 通过举办所谓的“养生讲座”、“免费体检”、“专家义诊”、“组织旅游”等方式,向老年人推介虚构的养老地产、养老山庄、绿色农场等项目,承诺高额利息或保本保息。


3. 以销售“养老产品”为名: 利用“健康管理”、“祖传秘方”等概念,通过会议营销、健康讲座等形式,夸大宣传保健品、康复器材的功效,同时承诺购买产品可获得股权、分红,进行非法集资。


4. 以宣称“以房养老”为名: 诱使老年人签订抵押或担保合同,将其房产抵押给不法分子,美其名曰“盘活资产”,用于所谓的“理财投资”,最终导致老年人面临失去房产的风险。


5. 以“预付卡”、“会员费”为名: 要求老年人预先缴纳高额的“会员费”、“保证金”,并承诺提供优先入住、折扣消费、高额返利等福利,实则资金链断裂后卷款跑路。


二、 掌握防范要点,牢记“四要四不要”


(一)四要:


1. 要理性思考: 面对高利诱惑,要保持清醒头脑。任何投资都有风险,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切勿被“稳赚不赔”、“保本高息”等话术迷惑。


2. 要与家人商量: 在动用大额资金进行任何投资或消费前,务必与子女、配偶或信得过的亲友商量,听取他们的意见,切勿独自做决定。


3. 要查验机构资质: 通过官方渠道(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、金融监管部门网站)查询相关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营业执照和金融业务许可,不要轻信口头承诺。


4. 要保护个人信息: 妥善保管好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房产证等重要证件,不随意提供给他人,防止被不法分子滥用。


(二)四不要:


1. 不要被小恩小惠迷惑: 拒绝参加来历不明的“免费讲座”、“赠送礼品”等活动,这些往往是非法集资的“洗脑”前奏。


2. 不要轻信他人鼓动: 不要相信任何业务员、熟人、邻居的“热心”推荐和“内部消息”,他们很可能是“托儿”或为了获取高额提成。


3. 不要投资不熟悉领域: 对于看不懂、说不清商业模式的投资项目,要坚决拒绝。养老领域的正规投资周期长、回报率稳定,不会出现离谱的高收益。


4. 不要心存侥幸心理: 不要以为自己能“快进快出”、“捞一把就走”。非法集资一旦爆雷,资金往往难以追回,最终血本无归。


养老是每个家庭的大事,防范非法集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请广大老年朋友提高警惕,守好自己的钱袋子;也请子女们多关心父母的财务状况和精神需求,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正确的理财指导。让我们携手筑牢安全防线,共同为您安享幸福晚年保驾护航!